園林綠化樹木引種馴化技術按所采用措施的不同,分為順應性引種馴化、保護性引種馴化、改造性引種馴化及保證性引種馴化四種技術。
一、順應性引種馴化技術
1、引進種子育苗,選優馴化栽培
引進種子育苗,從中選優栽培,達到選優馴化的目的。常用的引種育苗方法有大田播種育苗、冷室盆播育苗和溫室播種育苗等。
2、引進無性系,保證良種性狀穩定
從引進的同一樹種的不同無性系中篩選出生長快、抗逆性強、樹形優美適合于本地生長的優良無性系,采用纖插、壓條、嫁接等方法繁殖,或者直接引進綠化樹木的組織進行離體培養。
3、選擇種源地,提高引種效果
一個樹種由于分布的地點不同,會形成不同的生態型,他們各自要求一定的生長發育環境。當引種到新地區之后,生長節律就有不同的反映,因此從離種源地愈近的地區引種,效果越好。
4、調節日照,改變生長規律
引種時,要研究引種對象對日照長短的反應和引進地與原產地日照長度的季節變化規律。南樹北移會出現發育遲、生長發育延長的問題,而北樹南移會出現發育早、生長發育期縮短的問題,因此控制日照,對樹木引種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保護性引種馴化技術
保護性引種馴化技術主要是指選擇適宜的栽培小地形以及人為改造栽培小環境,以使引種栽植地與引種綠化樹木品種的生存環境相適應。選擇小地形、小生境,使其更接近引進樹種原產地的生態條件的引種方法,又稱小氣候馴化法。引種時,首先要研究引種綠化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及立地環境,再選擇適宜栽植的小地形或改造栽培環境,這種小地形的環境條件力求與原引種地相似,引進綠化樹木能在這種環境下成活,并能正常地生長發育,直至開花結實。西北地區園林綠化樹木引種中,常見的不利生態因素有旱災、寒害、風害等三個方面,特別是早春的干冷風對其影響很大。因此在引種工作中,我們要積極地采取相應的防護性措施來防止不利生態因素的危害,確保引種綠化樹木能安全生長。
三、改造性引種馴化技術
1、處理種苗,增強抗性
(1)抗寒性鍛煉。將剛萌發的種子放在0℃~6℃的條件下,鍛煉15天,然后再置于-5℃~-3℃條件下鍛煉6天左右,就可以獲得一定的耐寒力。
(2)抗旱性鍛煉。在播種前把浸種而飽脹的種子放在20℃~23℃的條件下讓種子少許萌動,然后風干到原來的重量,再浸種,使其再次吸脹,待少許萌動后,再風干,如此重復2~3次,可提高種子的抗旱性。
(3)化學處理?;瘜W處理能提高種子和種苗的多種抗性,如使用矮壯素、呵噪丁酸等綠化樹木激素及氮、磷、鉀和多種微量元素,可提高種苗的抗寒性。
2、逐漸引種,循序漸進
當種植地和原產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時,就需要采用逐漸引種,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引種,該方法的主要特點:第一是逐代遷移馴化;二是保護、改造和選擇相結合,使綠化樹木逐漸獲得適宜于在引進地生長發育的適應性,最終達到引種馴化的目的。
3、嫁接蒙導,馴化幼苗
所謂嫁接蒙導是指:當兩個樹種雜交后,所形成的子代,不具備某一親本的優良性狀時,再把子代嫁接到某一親本或另一其他樹種上,進行性狀誘導,使子代能獲得親本的優良性狀。在綠化樹木引種過程中,往往采用這種技術馴化幼苗,使其適應新環境。南樹北移時,用當地高度耐寒的樹種作蒙導者(鉆木)以提高其抗寒性。北樹南移時,用當地喜溫喜濕的樹種作蒙導者,以提高抗高溫、抗水濕的能力。
4、多代連續馴化
利用綠化樹木能夠發生變異的特性,把所需要的變異用連續選擇的方法積累起來,形成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需要的類型或品種,這就是多代連續馴化的目的。方法是從引進的實生后代中選出優良單株,進行保護性栽培,使其盡快開花,結出第一代種子,再把第一代種子在當地播種育成小苗,再從中選優,結出第二種子,如此一代一代積累,直到在引進地的自然條件下能不加保護地正常生長發育為止。
四、保證性引種馴化技術
1、細致整地,施足基肥
細致整地,首先是深翻,深翻的同時施入適量的農家肥,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提高土壤肥力。
2、適時中耕,合理灌溉
土壤管理是引種工作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其主要內容有適時松土除草、合理灌溉等。松土除草是為了改善土壤狀況,提高土壤保墻和透氣性能,避免雜草與樹苗爭奪水肥,灌溉是為了抗旱和調節地溫。
3、因樹追肥,適時適量
根據不同的季節變化和綠化樹木的生長規律,適時適量的追施肥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要適當補充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多用根外追肥。及時觀察引種綠化樹木的缺素癥狀,并立即給以補充肥料。
4、加強防護,防治病蟲
種植是基礎,管理是關鍵,只有精細的管護,才有大規模地發展。病蟲害防治總的原則是防重于治,防早、防少、治小、治了,要把好土壤關、種苗關和防治關。
Copyright ? 2019-2020 海南悅民綠化養護公司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瓊ICP備19003022號
電話:15289765709 手機: 地址:海南省??谑忻捞m區二東路